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原文及翻译 全文内容: 唐代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乘船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赴任洛阳(今属河南)的途中,对友人元大的离别之情。首联写别离之“初发”;颔联写友人乘舟归去;颈联写期望重逢;尾联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自己被罢官以后的心情。
词句注释 ⑴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元大:未详何人。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⑵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⑶泛泛:行船漂浮。 ⑷归棹(zhào):归去的船。棹,船桨。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⑸“残钟”句:意谓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⑹今朝(zhāo):现在,今天。此:此处。为别:作别。 ⑷还:再。 ⑻世事:世上的事 ⑼沿洄(huí):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白话译文 凄然地辞别了好朋友,驶向烟雨濛濛的江心。 在乘船返回洛阳之际,传来广陵树间的钟声。 此时我们在扬州惜别,不知何处才能再相逢。 世间事如同浪里行舟,不论顺流逆流怎能停。 文学赏析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整首诗的笔调都是含蓄的,诗人有意遮掩自己过分哀伤的情感,表面平淡,内涵深厚。 此诗首联“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诗人自述怀着离别有人,内心充满“凄凄”的别情。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其中“泛泛”二字,让人仿佛看到诗人一颗惆怅若失的心就如同漂浮在烟雾笼罩的水面上的客船,景物不自觉地染上了诗人的情。 以上就是"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的内容,如果您喜欢唐代.韦应物的诗词文笔可以阅读网站相关他的作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