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成语水清无鱼的典故及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水清无鱼典故
【出处】:
出自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还有一说:出自《增广贤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另一说,《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待考)
【故事】:
春秋时,楚王大宴群臣,名叫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员,宠姬妃嫔,统统出席,务要尽欢。席间奏乐歌舞,美酒佳肴,饮至黄昏,兴犹未尽。楚王命点烛继续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人敬酒。
忽然一阵怪风,吹熄了所有蜡烛,漆黑一团,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座附耳对楚王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赶快叫人点起烛来看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忙命不要点烛,却大声向各人说:“寡人今晚,务要与诸位同醉,来,大家都把帽子除下来痛饮。”于是各官除掉帽子,楚王命令点烛,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
散席回宫,许姬怪楚王不给她出气,楚王笑说:“此次宴会,目的在狂欢,酒后狂态,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岂不是大煞风景,岂是宴会原意?”
许姬听说,方服了楚王装糊涂的用意。这就是有名的“绝缨会”。后来楚王伐郑,有一健将独率数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逼郑的首都,使楚王声威大震,这位将军后来承认他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个人。
水清无鱼解释
【成语】:水清无鱼
【拼音】:shuǐ qīng wú yú
【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以上就是水清无鱼的典故及解释的内容,如果您对成语故事感兴趣可以阅读网站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