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知道探囊取物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那么这个成语又有什么典故呢?学习时间到了,就让小编告诉你们。
拼音:tàn náng qǔ wù
意思: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 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出处:《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之物尔。”
典故:
韩熙载是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的贤才,因为明宗李嗣源杀害了他的父亲,于是他决定离开中原,投靠江南的南唐政权。韩熙载的好友李前去为他送行。临行前,韩熙载告诉李:“江南的南唐如果重用我,让我当宰相,那我一定能率军北上,迅速收复中原。”而李听后则说:“我如果担任中原国家的宰相,那我就能率军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地夺取南唐各国(就是探囊取物的意思)。”韩熙载投奔南唐后不久,南唐就吞并了吴国。但是由于南唐皇帝昏庸,奸臣当道,韩熙载一直未能受到重用,也没能当上宰相。而他的好友李却做了中原国家——后周的大将。他奉命征讨南唐,屡建奇功,夺取了南唐的很多城池,受到后周朝廷的赏识。后来他虽然也没能当上宰相实现自己的誓言,但他的境遇明显要比韩熙载好得多。
关于韩熙载的介绍:
韩熙载(902年-970年8月31日),字叔言,祖籍南阳(今属河南),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 。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
韩熙载为后唐同光四年(926年)进士。后南奔归吴,为校书郎,出为滁、和、常三州从事。南唐烈祖时,召为秘书郎。元宗嗣位,屡迁至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后主李煜时,改吏部侍郎,徙秘书监。后任兵部尚书,充勤政殿学士承旨。他目睹国势日蹙,且以北人南来,身处疑难,遂广蓄女乐,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愤。坐托疾不朝,贬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复召为秘书监、兵部尚书。官终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于开宝三年(970年)去世,年六十九,获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号“文靖”。
探囊取物的近义词有哪些:十拿九稳、手到擒来、瓮中捉鳖、不费吹灰之力、唾手可得、垂手可得、轻而易举
探囊取物的反义词有哪些:缘木求鱼、难上加难、海底捞针
探囊取物造句:
1.他做这件事很容易,犹如探囊取物。
2.只要我们准备妥当,要取得胜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以上就是关于“探囊取物的意思解释及典故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